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汽车常识

手动挡汽车的优点与在中国逐渐被摒弃的原因

时间:2024-08-17 20:51:46 来源:

自动挡手动模式降档补油

手动挡的优点是明显的,有驾驶乐趣,更能做到人车合一的境界,感受速度与激情!而且传动效率高、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始终有一波死忠粉存在,包括我。同时手动挡能弥补小排量发动机的缺点,可以比同排量自动挡发动机拥有更强大的动力及加速体验。

在欧洲,手动挡汽车的比例仍然是最大的。 反而到了中国,手动挡逐渐被大众所摒弃,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增加汽车销量、减少驾驶者门槛、更大的经济利益是绕不开的因素。在自动挡方面,比得上手动挡的驾驶乐趣,称得上换挡聪明、能跟得上驾驶者意图的变速箱可能要数宝马、马自达两家了。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手动挡开好,包括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司机,这不,前次打出租车就见到师傅开车那个顿挫,体验极差,聊天中发现他竟然开车十多年了,真是不敢想象。猜想他的驾驶技术一定会让他的车的维修保养费用比其他人要高。

自动挡手动模式降档补油

对于手动挡汽车来说,顿挫感是造成乘车人不适、晕车的重要原因。对新驾驶者来说,换挡顿挫和起步熄火可能也是建立驾驶自信心和驾驶技术成熟的最大障碍。

顿挫,不仅是带来不舒适的驾乘体验(一耸一耸的),而且对发动机、齿轮、车身的冲击都是很大的(车是很重的,顿挫时,运动状态需要使用很大的力),也会造成油耗的增高,积碳的增加,汽车出问题的概率增加。所以对爱车之人来讲,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有,档位转速不匹配的换挡在湿滑、冰雪路面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转速差,回造成轮胎在瞬间转速发生变化造成打滑、形成危险。

有人说是:半离合。诚然,半离合确实可以减轻一些顿挫感,但是不能大幅度地减轻、消灭顿挫的存在。而且是以牺牲离合器的寿命来换取的结果,有的人一个离合器片能行驶20万公里,有的几万公路就需要更换了,极端情况下5分钟就可以烧掉一个离合片。

我们知道:发动机转速有个最佳工况区间,在这个区间工作,对发动机的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合理档位的目的就是可以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健康转速区间,并随着功率和扭矩的需求灵活拉高或降低转速。

自动挡手动模式降档补油

要想实现随心所欲地换挡,最大程度地解决换挡顿挫,丝滑地开手动挡汽车,关键在于不同发动机转速、行车速度和档位的匹配。

换挡的时候需要松油自动挡手动模式降档补油,然后发动机转速会自然掉落。升档时,齿轮的变化是由小带大变为小带小,发动机转速掉落后就会自然地匹配,所以要平顺些。但是降档时,是由小带小变成小带大,需要的发动机转速就会比换挡前高才行(车速不变),所以需要在松离合前把发动机转速升起来,才能有效匹配。

所以降档补油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每次降档都需要,不做补油动作的话,开车肯定是不平顺的。以我自己的车为例,我速度从60降到35了,发动机转速此刻在1000左右,必须从4挡降到3档,要不发动机会憋熄火,摘挡后发动机转速900,然后加一脚油,同时退入3档,待转速提到2200转左右,再松离合,就完全没有顿挫。

那升档补油又是什么鬼呢?这时候就是在需要动力的时候,我们会把转速拉得很高(3500以上),松油后的发动机转速掉落到800,但是升档之后需要发动机转速在2500转左右才能良好匹配,这时候,就要在松离合之前把发动机转速加到2500转左右,不会出现顿挫,而且换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动力输出,继续加速行驶。

有时候需要猛加速,5000+转升档,升档后需要立即一脚油将转速从后的1000左右增加到3500转左右,再松离合,避免顿挫的发生。然后3500转可以继续提供强大的加速动力继续加速。

关于档位的自由使用,有时候也会在需要急加速、急减速的时候跳档操作,比如:现在是四挡1500转,速度是40,需要急加速,立即踩离合、摘挡进二挡,补油把转速调到3500转,松离合再加速,这就是利用低档位高转速输出强大的动力急加速,换挡的是否又不会有强烈的顿挫。

有人有误区:降档补油是开赛车的操作,需要做跟趾动作才行。

其实不是的,跟趾动作是因为赛车快速换挡的需要才需要的动作,而且赛车为了顺利做到跟趾动作需要把刹车和油门踏板改装到同一高度,且靠得比较近,才能实现。而家用车的刹车往往要高一些,跟油门有较大的错位,不适合做跟趾。

家用车不需要极快速换挡,也没有跟趾补油快速换挡的条件,我们只需要在进挡后、抬离合前的时间空隙中(时间由自己掌控),右脚松掉刹车、在油门上踩一脚把发动机转速升到合适的转速再抬离合就可以了。

我虽然我是个,但是也是喜欢机械、天问、地理这些的,同时也是个手动挡老司机[呲牙],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

标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云旅网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93网(93wn.com)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