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生活百科

加热碘锤 可以观察到,「中考物理」你“认识”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吗

时间:2024-06-10 10:29:26 来源:

导读:

物态变化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关物态变化辨识和解释的试题在中考中也时常出现。物态变化现象神奇且虚幻,你真的“认识”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吗?看图回答!

浓雾缭绕

露珠河水干枯

湖面结冰冰雪消融

雾凇霜

雪饮料瓶出汗

吃冰棒粘舌头呼出“白气”

玻璃上的冰花眼镜“模糊”

使用“干手器”“七嘴八舌”说考情陕西说:

近10年必考,一般在选择题或填空题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考查,在综合题的填空小问中也有涉及。

云南说: 这可是我们的高频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物态变化现象辨识和吸放热判断。

安徽说: 10年7考,一般在填空题或选择题结合生活现象、教材图片等进行考查,有时候结合其他热学知识。

河南说:近10年必考,一般在填空题或选择结合生活现象考查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时常与分子动理论相结合。

河北说:仅2017年未直接考查。一般在选择题中结合教材图片、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考查,此外有时候也在填空及简答题考查。

山西说:近10年必考,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交替考查,多结合生活现象或小实验考查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有时候结合其他热学知识综合考查。

说来说去还得练

1. 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所应用的原理是( )

A.水凝固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2.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3.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北方冬季室外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汽化现象

B.乙图:冬季车窗玻璃出现一层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C.丙图: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熔化现象

D.丁图:从冰箱取出的冻肉表面结了一层霜,属于凝固现象

(特别推荐区域:山西)

4. 在我国东北地区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凌,十分奇妙,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

A.荷叶上水珠消失 B.山涧浓雾弥漫

C.潮湿的衣服结冰 D.树枝上产生树挂

(特别推荐区域:河北、山西)

5. 在沙漠中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获取应急水:在挖出来的沙坑底部放一个容器,用塑料薄膜将沙坑覆盖起来,在容器上方的塑料薄膜处放一个小石块,到夜晚塑料薄膜上就会产生水柱,最终落到容器中。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后熔化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液化

(特别推荐区域:安徽)

6. 体育运动中常用一种在常温下为气体的氯乙烷为受伤部位进行初步治疗。其原理是:对准损伤处喷出氯乙烷液体,氯乙烷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

(特别推荐区域:河南)

7.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后两空均选填“内侧”、“外侧”或“两侧”)。

(特别推荐区域:云南)

8.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特别推荐区域:陕西、河南)

答案解析

1. A【解析】冬天气温很低,地窖中的水凝固时放出热量,给地窖的空气加热,从而防止菜被冻坏。故选A。

2. C【解析】雪和霜冻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冰雹是夏天下雨的时候水滴凝固而成的。故选C。

3. B【解析】

4. C【解析】热水→液态,冰凌→固态,属于凝固现象.逐选项分析如下:A.水珠消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不符合题意;B.浓雾弥漫→气态变成液态→液化,不符合题意;C.潮湿的衣服结冰→液态变为固态→凝固,符合题意;D.产生树挂→气态变为固态→凝华,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D【解析】获取应急水的原理是: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中的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夜晚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发生液化,在塑料薄膜上产生小水珠加热碘锤 可以观察到,小水珠汇集起来,然后落到容器中。所以此过程中水先汽化后液化,故选D。

6. 汽化 吸收

【解析】由于氯乙烷在常温下为气态,喷洒在皮肤表面的氯乙烷发生汽化,吸收热量,从而时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7. 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于液化放热,所以小水珠总是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一侧,即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8. 升华熔化(和汽化)凝华

【解析】图甲中,因碘的熔点高于烧杯中水的沸点,因此,用“水浴法”给碘锤中的碘加热时,碘的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 ℃,因此碘锤内的碘温度不能达到它的熔点而不能熔化,所以碘锤中的碘吸热只能发生升华;如果用图乙的方式给碘锤中的碘加热时,由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此温度超过了碘的熔点,因此,碘除了在固态时发生升华外,还可以熔化;熔化变成的碘液体还会发生汽化;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放热发生凝华。

专家秘诏赶紧看

秘招1 掌握物态变化现象判断“三步法”

 

秘招2 明确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秘招3 熟记常考的物态变化现象

标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云旅网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93网(93wn.com)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