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车市资讯

比亚迪致敬长城哈弗,中国汽车需要卷格局

时间:2024-07-30 18:27:07 来源:

比亚迪又做了件出人意料的事。

在7月25日举办的新车发布会上,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公开致敬长城哈弗“以一己之力守住中国SUV的长城”。

这一举动显然让在场的所有人和网友感到意外,毕竟近几年长城和比亚迪的恩怨人尽皆知,所以,比亚迪这样以德报怨,图啥?

中国汽车需要“卷格局”

对于比亚迪这次的表态,大多数网友都是竖起了大拇指,觉得比亚迪胸怀大,格局高,实际上去年8月份,比亚迪的“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就曾刷屏整个汽车媒体圈,收获好评无数。

这次的发布会,比亚迪也是按照同样的叙事逻辑,回顾了中国品牌SUV的发展,对于从2013年到2021年连续9年拿下SUV销冠的长城哈弗H6,比亚迪并没有绕过去,而是大方地夸赞对手,简而言之还是那句话,要一致对外,不要窝里斗,而这也正是今天中国汽车工业需要的。

近两年,在包括比亚迪在内中国品牌的努力下,国货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可谓是势如破竹,但在高端市场,洋品牌依然占据着众多消费者的“心智”。

举个例子,这几天很火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明显是夹带了很多私货,组织得也是漏洞百出,跟2008年北京奥运差距巨大,但在一些网友的眼里,好的部分是高级、时尚,就连失误和缺点也成了“松弛感”,这和那些买车,尤其是高档车时坚决不买国产车的人心态其实是很相似的。

在文化和品牌层面,很多人打心底里依然只认外国品牌,过去是BBA,现在可能要加上特斯拉,总之是看不上中国品牌的,这其实也是前段时间宝马高调价背后的的逻辑。

想要俘获这些人的心智,需要的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像日韩那样,抱团往上走,持之以恒地推出更多仰望、坦克,直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那天。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试想,如果比亚迪振臂一呼怒怼长城,以比亚迪的粉丝和市场号召力,后者一定不是对手,但那样你来我往,整个中国汽车的形象,就将毁于一旦,占领高端汽车市场的心智就成了空谈。

正因如此,比亚迪高调呼吁大家“在一起”,对自己虽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但却顺应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也是需要所有想要向上走的中国品牌必须学会卷的格局。

“卷技术”才是比亚迪的秘笈

对于这样的大道理,长城难道不懂吗?天涯君觉得并非如此,自毁长城这样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愿意轻易去做,但长城可能恰恰感觉自己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拿曾经的神车哈弗H6来说,巅峰时曾月销8万辆,但在今年,哈弗H6整个上半年的销量还不到8万辆,这也让长城成为了近几年掉队最快的头部车企,所以,对比亚迪的明批暗讽,与其说是长城不服气,不如说是一种博出位的营销策略,毕竟一个品牌最怕的不是被骂,而是被消费者忘记。

但长城这次真的错了,他们最应该从比亚迪身上学到的,恰恰是放弃过去老一套的营销策略,转而聚焦在“卷技术”上。

在这次新车发布会上,比亚迪高管有句话说的很好,好的产品和技术天生就自带流量,技术就是最大的网红,网友也指出,比亚迪发布会基本上都是在讲技术,很少说别人坏话。

纵观历史,每一个能登上行业顶峰的品牌,都不可能挑不出一点毛病,但是光靠小动作小聪明,绝不可能成长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就拿长城高调谈论的油箱问题,假设把油箱的成本加上去,是不是消费者是不是就会放弃比亚迪的产品,转头去买长城的产品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比亚迪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以秦、汉、宋为代表的新能源车突出的产品力,而这些产品力的核心在于DM-i技术的极致油耗,刀片电池的极致安全,然后才是比亚迪的产业链整合带来成本优势。

这些优势,归根接地来源于比亚迪十多年如一日对新能源技术的ALL IN,中间还走过很多弯路,比如DM-i同架构产早在08年就已经尝试量产,直到十多年后,才真正落地。试想,如果长城在哈弗H6最火的那几年居安思危,押注新能源,率先推出DM-i这样的技术,难道哈弗品牌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吗?

但历史无法假设,哈弗的成功已经是过去式,比亚迪在这一轮的成功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从零开始打造出自己的划时代技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秦、汉、宋,最终用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而不是嘴炮征服消费。

一起卷技术,共同进步,才是所有中国品牌最可靠的出路。

总结

武侠小说中,那些最终能够登上武林盟主宝座的,不仅要武功高强,更重要的是德行能够服众。可以说,比亚迪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为什么自己是中国汽车品牌当之无愧的“盟主”,如果所有的中国品牌都能够这样去卷格局、卷技术,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必将加速到来。

标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云旅网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93网(93wn.com)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