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健康快讯

大暑应该吃什么水果,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时间:2021-07-22 10:27:30 来源: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等。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阳气最盛,经络气血加速流通的时间;

因而又是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最佳时机。

好好利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01

吃好三样

1、吃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

苦瓜营养十分丰富,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瓜类蔬菜中较高。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高达84毫克,约为冬瓜的5倍,黄瓜的14倍,南瓜的21倍,堪称消暑蔬菜之冠。

苦瓜的苦味,主要来源于苦瓜皂苷和苦瓜皂苷元。

它们并非有毒物质,并且还有一定辅助降糖、促进消化、抗菌消炎的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苦瓜虽苦,却从不把苦味渗入别的配料,故又名“君子菜”。

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

食用苦瓜,有助于清心泻火,提高睡眠质量。

需注意:苦味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阳气,引起恶心、呕吐、胃肠不适。

脾胃虚寒、慢性胃肠炎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2、吃豆

夏天一碗绿豆汤,巧避暑邪赛仙方。

中国人很早开始就认识到绿豆粥清热解毒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

所以是夏季补心安神、清热解毒的佳品。

服食绿豆,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用绿豆熬汤。

制绿豆汤时,有时会因煮的时间过久,使汤色发红发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风味。

这里告诉大家一种熬制绿豆的小妙招,简单轻松就能熬出美味又解暑的绿豆汤。

将绿豆洗净,控干水分倒入锅中。

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厘米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

当水分要煮干时,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

用这个方法煮出的绿豆,酥烂绵软、汤色碧绿。

 

3、吃瓜

我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

西瓜又叫夏瓜,堪称夏季的“瓜中之王”。

《本草纲目》中记载,西瓜“性寒,味甘;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

它味道甘甜、多汁,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热烦躁。

西瓜含有的瓜氨酸,不仅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是治疗肾脏病的灵丹妙药。

对因心脏病、血压以及妊娠造成的水肿也很有效果。

除了果肉,其皮和种子中也含有有效成分。

治疗肾病可将瓜皮煮水饮用,膀胱炎和高血压患者则可以煎煮种子饮用。

但是,西瓜性寒,脾胃虚寒及便溏腹泻者忌食;

所含糖分也较高,糖尿病患者当少食。

02

喝好三样

 

1、莲藕排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排骨400克,章鱼干2片,老姜3片,水3500毫升,盐适量。

【做法】将章鱼干先用温水泡20分钟。

将莲藕去皮,以刀背拍过后切片备用。

将排骨氽烫后备用。

将所有食材一起放入水中,以中火煮一个半小时后熄火,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强健胃黏膜、改善肠胃、预防贫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2、绿豆银耳汤

【材料】绿豆60克,银耳15克,冰糖1大匙。

【做法】绿豆洗净泡水2-3小时,银耳用水泡发,去掉黄蒂。

锅中置600毫升水,放入所有材料,用中火煮开。

开锅后改用小火继续煮30至40分钟,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暑解毒、益气补血。

 

3、二豆山药粥

【材料】扁豆10克,赤小豆10克,山药、粳米各2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同煮,煮至豆烂、米软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祛湿,适用于暑热恶寒、泄泻呕吐、食欲不振等。

需注意:扁豆含有皂苷和血球凝集素,如果不熟透吃,很容易中毒。

轻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重者可有呕血、四肢麻木等症状。

食用扁豆一定要彻底炒熟、煮熟。

03

做好三样

1、喝白开水

张仲景说:“水为命脉也。”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70%左右。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水分蒸发快,损耗大量体液。

较多地饮水,会冲淡胃酸,致使人的食欲不振。

更会通过排汗排尿,造成人体内过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的流失。

适当在白开水中加点糖、盐,有助于恢复体力,补充电解质。

 

2、吃七分饱

大暑吃饭,吃七分饱就好。

七分饱的状态,就是胃感觉还没有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

没有那么想吃,进食速度也有明显减缓。

这时候*惯性地还会塞下几口,但如果把食物撤走,对身心来说也可以接受。

另外还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宜过油腻,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最好在晚上六点半用晚餐,最晚不要超过八点,给肠胃留出消化的时间。

3、睡子午觉

大暑节气,昼长夜短,天气炎热。

心脏负担过重,一定要睡“养心子午觉”。

所谓子午觉,分别是在中午和晚上的11点到1点间入睡。

尽量躺着睡,不对着风口,以免着凉。

在这两个时辰入睡可助养阴、养阳,使人体趋向“阴阳调和”的健康状态。

标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云旅网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93网(93wn.com)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6

Top